对话东方理工蔡宗苇:“毒”手机壳伤肝、损害神经和生殖系统,尽量选硅胶、TPU材质
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128期,对话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讲席教授蔡宗苇。
嘉宾简介:
蔡宗苇,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国家级人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会士。研究领域为质谱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生命科学,环境毒理以及药物开发的应用研究,目前主要研究与环境新污染物和食品安全相关的人体健康和疾病。
划重点:
1.苯对肝有很大的伤害,长期暴露在浓度高的甲醛中对生殖系统和运动神经十分有害,铅中毒则会损害肝功能和影响大脑神经发育。
2.在不规范的地方买一些过于便宜的手机壳一定是会提升有毒风险的。
3.硅胶、TPU等材质的手机壳会更安全一些,但如果手机壳有刺鼻的气味,建议不要买。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周锦童
编辑|杨锦
液态硅胶手机壳、彩绘涂鸦手机壳、热门IP手机壳……打开购物软件,什么样的手机壳都应有尽有,甚至只需要三五块钱就可以“拼”到手。
但是,这种保护手机的日常配件、时尚单品,却很可能暗藏“雷区”。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对20款手机壳监测,发现部分低价手机壳的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上限30倍。此外,一些廉价手机壳,甲醛、苯系物超标,并伴有刺鼻气味。
这些超标物质在手机壳中以怎样的化学形态存在?长期接触有什么健康危害?什么材质的手机壳更安全?又该如何挑选呢?带着这些问题,搜狐科技对话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讲席教授蔡宗苇。
展开全文
“毒”手机壳伤肝,损害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大脑
蔡宗苇指出,甲醛是最常见的,像一些质量不好的家具也会有,甲醛这种气体呈游离的状态,是可以粘附在塑料上面的,而且很多聚塑料里面本身也有甲醛。
铅是重金属,多数以氧化铅的形式存在,铅的毒性比甲醛更严重,以前汽油都是以含铅量为标准的,因为它是很好的润滑剂,但现在已经禁止了。
苯无处不在,像塑料添加剂、软化剂里面都会有苯氧树脂,从原理上讲,质量不好的塑料都会有,而且苯本来就是制备苯乙烯系塑料的来源之一。
那么长期接触这些有毒的手机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哪些危害呢?
蔡宗苇表示:“铅、甲醛和苯都可能会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溶剂,会影响造血机构,对肝有很大的伤害;甲醛只要闻到就会刺激流眼泪,如果长期暴露在浓度高的甲醛中对生殖系统和运动神经十分有害;而铅中毒则会损害肝功能和影响大脑神经发育。”
不过,蔡宗苇不认为手机壳里的苯含量会很高,因为苯的味道非常大,只要有一点点含量都会很刺鼻,反而甲醛和铅在手机壳中浓度高低都有可能。
现在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手机壳中这些物质在高温或者出汗的情况下是不是更容易释放呢?
对此,蔡宗苇也给出了解释:“甲醛和苯在高温情况下一定是更容易释放的,比如矿泉水瓶中就存在邻苯二甲酸酯,它通常作为塑料的增塑剂,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把矿泉水放在汽车里或者后备箱,随着太阳照射,汽车温度上升,这些有机物更容易释放。”
“不过,铅通常以氧化铅和铬酸铅的形式存在,都是固态的,所以真正有影响的可能是触摸,使用手机壳的时候会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有时候还会不小心摄入到嘴里,而且这些物质都有累积的效应,特别是金属铅在血液里面可以逗留很长时间。”蔡宗苇补充道。
尽量选择硅胶、TPU等材质的手机壳
谈及这些有毒物质来自于哪里时,蔡宗苇称在原材料和生产流程上面都有可能。
比如苯就是制备苯乙烯系塑料的来源之一,虽然按照正常的化工流程苯应该是被去除的,但有一些不良厂商可能会为了省钱从而省去一些工艺步骤,那合成的质量就会差一些,苯就存在材料里了。
至于甲醛更多的则是在胶粘剂中,铅是无味道的可以作为润滑剂,在塑料制备工艺中也有需要,这就更难防范了。
虽然从技术层面看,低价手机壳使用环保增塑剂、无醛胶粘剂是可以替代有毒材料的,但许多无良商家还是不愿意这样做。甚至有从业者透露,正规原料制作手机壳的成本高,掺入废塑料可大幅降低成本。
蔡宗苇还强调,“价格低不一定有毒,价格高也不一定没毒,但在不规范的地方买一些过于便宜的手机壳一定是会提升有毒风险的。”
市面上除了塑料手机壳外,硅胶、TPU等材质的手机壳也很受欢迎。在蔡宗苇看来,这种手机壳会更安全一些,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苯乙烯,自然排除了苯,而且硅胶整体塑性也很好,不过长期使用可能会氧化变黄。
TPU是巨有热塑性的聚氨酯材料,肯定也会好一些,不过价格也会高一点。而且这可能还存在另一个问题。
“汽车里和家具沙发很多材料是聚氨酯,比如聚氨酯坐垫等等,但因为它本身是泡沫塑料,很容易着火,自然里面要添加一些防火剂,那么这又是一个检测项,防火剂可能也会存在一些有害物质。”蔡宗苇如是说。
有刺鼻气味的手机壳不要买
除了材质外,如何挑选手机壳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蔡宗苇也分享了一些经验,“首先看质量,如果手机壳里出现了颜色不均或者有气泡的情况,又或者手感粗糙,这就说明质量不过关,其次要闻一下味道,如果只是纯塑料味,不用过于担心,有味道不一定有甲醛,但至少说明平常存放的地方不大、通风不好。”
“这里我们所说的risk(风险)分析的是和浓度值或者暴露量相关的,如果手机壳有刺鼻的气味,那我的建议是不要买。”蔡宗苇如是说。
而且,就算买回来通风晾晒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尽管像甲醛这类物质会随着味道散去而浓度慢慢变低,但因为材料本身不好,质量不达标,还是不建议购买。
此外,蔡宗苇也分享了在实验室里的检测方法。
比如甲醛在实验室可以用光谱分析检测法,甚至市场上也有电子甲醛测试仪,蔡宗苇建议新装修房子的朋友可以购买一个,家里甲醛超标通过电子芯片检测仪就可以感应到。实验室检测铅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荧光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检测苯系物的标准。
“虽然说实验室里的检测是最准确的,但大家肯定不会拿着自己买的手机壳到实验室里测试,成本太高费时费力,所以还是需要大家够买的时候多多注意一下。”蔡宗苇补充道。
此外,像欧盟REACH、RoHS等国际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对电子垃圾、儿童玩具、学习用具和书包等的规定,对重金属进行规范。
“我们国家也有制定相关的国标标准,但我觉得落实很重要,一定要从源头上抓起。”蔡宗苇如是说。
评论